《幼儿园》影评:荒诞的教育景观与成长的阵痛324


引言《幼儿园》是一部2018年上映的中国电影,由英宁导演,周迅、赵薇、佟大为、张一白等主演。影片讲述了一个名为"萌芽幼儿园"的幼儿园内发生的荒诞故事,揭示了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众多问题和成长的阵痛。

荒诞的教育景观影片中的"萌芽幼儿园"是一所由李可心(周迅饰)管理的私立幼儿园。李可心为了提高幼儿园的升学率和声誉,采取了各种极端的教育手段,包括强制孩子们学习大量知识、进行体罚和心理操控。这种畸形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幼儿园内一系列荒诞的场景,例如孩子们被要求背诵莎士比亚的戏剧,在高温下进行队列训练,以及接受心理咨询师的"洗脑"治疗。

成长的阵痛在严苛的教育环境下,幼儿园的孩子们饱受身心折磨,他们失去了童真和快乐,取而代之的是压力、焦虑和恐惧。影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角色,展现了成长的阵痛。例如,小男孩豪豪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被老师体罚,导致他失去了自信;小女孩薇薇为了迎合老师的期望,压抑自己的个性,变得虚伪;而小男孩陆地则在目睹了幼儿园内的黑暗面后,产生了心理阴影。

教育的反思《幼儿园》这部影片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深刻反思。影片中所揭示的问题,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普遍存在。近年来,中国教育界出现了"唯成绩论"和"升学至上"的倾向,导致了教育的扭曲和异化。影片呼吁人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,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成长规律,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本真。

角色刻画影片中的角色刻画鲜明,每个角色都代表了教育体系中的不同侧面。李可心是一个复杂的角色,她既有追求卓越的决心,也有对孩子漠视的残忍。赵薇饰演的家长王小明,代表了焦虑的家长,一心希望孩子出人头地。佟大为饰演的老师张义,则是体制内的典型,为了迎合上级而牺牲原则。这些角色的相互碰撞,进一步凸显了教育体系的荒谬和矛盾。

艺术手法

2024-12-05


上一篇:电影《低俗小说》影评:暴力美学与黑色幽默

下一篇:青岛微电影《邮差》影评:温情与使命交织的平凡故事